欢迎来到 广东宝桑园健康食品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020-87236767
公司简介 新闻中心 食品厂 绿色宝桑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蚕桑文化 蚕桑文化

文化馆 ||《诗经》中最受欢迎的植物竟然是它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诗经·卫风·氓》
“食我桑葚,怀我好音。”——《诗经·鲁颂·泮水》

“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诗经·魏风·十亩之间》

……

以上所列举的几句诗在《诗经》中为人熟知并都与“桑”有关。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诗经》全书共收录305篇诗歌,据统计,约有22首诗提到过桑。如此高的频次,算得上是《诗经》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植物了。

 


 

看到此处,也许你有着这样的疑问:为何是“桑”在《诗经》中出现频次最高?

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的信条流传之深,为何人们最想创作的不是当时主要食物“黍”、“菽”,亦或是小时常诵“蒹葭苍苍”中的“蒹葭”呢?

桑虽可饲蚕,待形成蚕茧后抽丝纺织做成丝绸,不过在当时的环境之下,身处底层的劳动人民又有什么能力用得上丝绸呢?他们的辛苦劳作到最后也是为达官显贵们作“嫁衣”罢了。但创作者们不仅没有对蚕桑心生怨怼,反而在诗歌中大加赞赏表达喜爱。

 


 

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了解下,“桑”对于古代人民来说有着什么样的“魅力”所在。

 

1蚕桑·民之本


在传统农业时期,农业是社会的决定性生产部门,人们的衣、食、主要用品皆仰赖于农业的供给。


早在五千年前,古代先民就开始在中原大地上栽植桑树,几乎与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同步。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已有“桑”字出现,秦汉以来的不少典籍中都有对桑树的描述,从战国至西汉的出土文物中也多次出现过写实的桑树形象以及丝织品。


素纱单衣——来源于湖南博物馆西汉马王堆展厅·全景看展图

 

并且,中国自古以来总是以农桑来概括民生衣食,例如“男耕女织”、“鸡犬桑麻”等。直到清初的官修农书《授时通考》还将“谷种门”和“桑蚕门”并列,而把果蔬等列入“农余门”,把棉麻等列入“桑余门”。蚕桑业在中国一直是解决纺织原料的主要途径,因而它在中国传统农业整体中居有重要的地位。



 

2崇桑之由


古代先民之所以崇拜蚕桑文化,主要是当时的人们感万物赖天地为生,他们敬畏天地,崇尚往生。因此认为蚕化蛾后变成天虫成为通天引路神,由此也将天虫赖以生存的桑树作为神树的化身,故而桑林成为古时祈雨、求子、祈福以及祭祀活动的理想场所。

在故宫博物院所藏的《宴乐铜壶》与成都百花潭出土的《采桑攻战壶》上,均有女子采桑并且有栏干之类设施的画像,应为社庙周围公室桑园里氏族贵族女子参加集体社祭活动中的具体行为。


3民间习俗


古时春节期间,每年农历正月初八,人们会给蚕过年。他们到蚕神庙、蚕神殿、嫘祖庙等地,烧香点蜡、挂红放炮,祭奠蚕神,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六畜兴旺、人丁平安、蚕事顺遂,进而逐渐形成庙会。 




 

4桑全身是宝


对于古时人民来说,桑的经济作用、使用价值极其高。


在食用方面,桑树结出的果子(即桑椹)在饥荒年代无粮果腹时,能充当主食充饥;桑叶采摘下来可以煮茶或者养蚕喂蚕,甚至也能煮食充饥。生活方面桑木材可制器具,桑枝条可编成箩筐,桑皮可作造纸原料。

而在药用价值上,古医书如此记载(选取部分)

  • “桑,味苦、甘、性寒。有散风清热、清肺润燥、凉血明目功能。”——《新编中药志》

  • “桑叶之功,更佳于桑皮,最善补骨中之髓、添肾中之精,止身中之汗,填脑明目,活血生津,调和血脉,通利关节,止霍乱吐泻,除风湿寒痹,消水肿脚浮。”——《本草新编》

  • “桑椹,一名文武实。单食,止消渴,利五脏关节,通血气,久服不饥,安魂镇神,令人聪明、变白、不老。”——《本草纲目》

 


 

文化与意义

 

当然,许多与爱情有关的古诗歌当中也少不了“桑”的身影,因为桑林也是古代男女们恋爱约会的场景,人们通过“桑”与情爱的联结,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一种渴望与期盼。

以上,或许古代先民对于蚕桑喜爱与重视的缘由不仅于此,但至少能借此时机浅析蚕桑文化,不仅是对蚕桑历史的一种回顾与探索,也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精神世界。

沧海桑田,纵使世界变化万千,但“桑”当中所流淌的价值与意义却是亘古不变的存在。
 




 参考文献:

[1]王昌林.“桑林”意象的源起及其在《诗经》中的反映[J].文史哲,2013年第5期
[2]周文军,中国蚕业文化论[D].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5月

X在线客服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