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广东宝桑园健康食品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020-87236767
公司简介 新闻中心 食品厂 绿色宝桑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蚕桑文化 蚕桑文化

这些与桑有关的典故你听过吗?


蚕桑,即养蚕和种桑,是古代农业的重要支柱。古代人民对与生活有重要意义的大自然产物充满感恩,继而歌颂,甚至是神化它。这也是为何会有如此之多的与桑有关的典故一代代流传下来。

现在小编就从蚕桑、桑树、桑椹这三个方面简单地与你分享与之有关的一二典故。




蚕桑——素纱襌衣现技艺,螺祖始蚕为民生




曾有幸参观过湖南博物馆西汉马王堆以及广州西汉南越王古墓展览馆,其中的丝织馆藏品特别出名。例如在1972年于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发掘出土的重量仅为49克的“素纱襌衣”,便是西汉时期纺织技术巅峰时期的作品,代表了西汉初养蚕、缫丝、织造工艺的最高水平。


西汉距今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当时聪慧的古人能用蚕丝缫织出及其薄逸、精美的纱衣,现场一观,着实令人惊叹于当时古代的丝织技术(建议亲临现场参观效果更佳)



图片来源于湖南博物馆西汉马王堆展厅·全景看展图


虽说西汉时期织造工艺的发展水平不容小觑,养蚕织丝也起源于我国,那么追溯至古代最早出现种桑养蚕又是在什么时候呢?


据《隋书》载:“(后齐)每岁季春,谷雨后吉日,使公卿以一太牢祀先蚕黄帝轩辕氏于坛上。后周制,皇后乘翠辂,率三妃、三嫔、御媛、御婉、三公夫人、三孤内子至蚕所,以一太牢亲祭,进奠先蚕西陵氏神”。


这一内容明确地把“先蚕者”定为黄帝轩辕氏以及他的妻子西陵氏之女嫘祖。从而更加体现了“螺祖始蚕”的真实性(历代史籍记载“螺祖为黄帝正妃,教民养蚕”,代表着养蚕技术真正地推广开来,走向广大民间,从此与民生息息相关。因此螺祖也被称颂为中国蚕桑丝绸之祖,也就是后来先民们所供拜的“马头娘娘”)。


当然,千百年来,在我国各地民间也流传着许多与嫘祖养蚕制丝有关的优美传说和动人故事,其实这也是寄托了人们对这位伟大的东方女性的尊重与纪念。


(图片来源于网络)





桑树——暮年谓桑榆,故乡称桑梓



『暮年谓桑榆,故乡称桑梓』,小标题之所以会这样总结是由“日薄桑榆”、“维桑与梓,必恭敬止”这两句延展开来。

“日薄桑榆”,指犹如日薄西山,比喻老年的时光。出自《隋书·李穆传》:“臣日薄桑榆,位高轩冕,经邦论道,自顾缺然。”人们会用桑榆来作暮年的形容,因桑榆通常生长在一起,且喜阴,而太阳西落之时,夕阳照射在桑榆之上,斑斑点点,暮光暗淡,借此用“桑榆”代指老年。

唐代诗人王勃的著作《滕王阁序》中有这样一句:“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桑榆非晚”意为珍惜时光,发愤图强,晚年并不晚。




而关于“维桑与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出自于《诗经·小雅·小牟》,其意大概译为:见了桑树和梓树,定然毕恭毕敬,我尊敬我父亲,我依恋我母亲。


原来,在我国古代桑、梓是与人们的生活关系极为紧密的两种树。桑树的作用众所皆知,而梓树的嫩叶可食,皮可为中药(名为梓白皮),木材可制家具、乐器,做薪碳用等。


正是因为桑树和梓树与人们衣、食、住、用有着如此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代的人们经常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植桑栽梓,而且人们对父母先辈所栽植的桑树和梓树也往往心怀敬意。例如《朱熹集传》曰:"桑、梓,二木。古者五亩之宅,树之墙下,以遗子孙,给蚕食、具器用者也……桑梓父母所植。"


由此引申为桑梓代表故乡,因故乡有父母在。













桑椹——食之怀好音,拾之存孝意




“翩彼飞鹗,集于洋林,食我桑葚,怀我好音。”出自于《诗经 · 鲁颂・泮水》。飞鹗乃猫头鹰,古人认为它是恶声之鸟。意指猫头鹰吃了桑椹后声音变得柔和好听。因此后世以“食椹”喻人感于恩而变善。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作于鲁僖公战胜淮夷之后。据《左传·僖公十三年(前647年)》记载:僖公与齐、宋、陈、卫、郑、许、曹“会于咸,淮夷病杞故。”又,鲁僖公十六年(公元前644年)与齐、宋、陈、卫、郑、许、邢、曹“会于淮,谋鄫,且东略也”。


这几次战役,虽战功不大,但鲁为积弱之国,然能累次出师,争伯中原,所以鲁人寄望僖公,对他肆情歌颂。



(图片来源于摄图网)



在二十四孝中,就一有孝叫做“拾葚异器”。《后汉书·蔡顺传》中写道:“蔡顺少年孤,事母孝。岁荒,粮食不足,顺日拾桑葚,以异器盛之。赤眉贼见而问之。顺曰:‘黑者味甘,以供母;赤者味酸,以自食。’贼悯其孝,以白米三牛蹄一赠之。”

因蔡顺少年丧父,与母相依为命。饥荒时蔡顺把寻到的红桑椹和黑桑椹分装在不同容器里。赤眉军见了问何为?蔡顺答:黑桑椹甜给母亲吃;红桑椹酸则自己吃。赤眉军因怜悯蔡顺的孝心,便送他大米三斗、牛蹄一只让供奉母亲,以示敬意。

(图片来源于摄图网)


关于桑的典故其实还有很多很多,毕竟蚕桑文化伴随着华夏文明之河浩浩汤汤奔流至今,源远流长。篇幅有限,无法将所有与桑有关的典故一一呈现,那就期待下一次,和大家继续分享与蚕桑有关的故事吧。




X在线客服
点击咨询